最近上海唐镇的仁恒东郊花园、浦发罗兰翡丽、大名城紫金九号这三个小区,房价变动挺受关注。有业主看着房价往下走心里着急,也有想买房的人觉得或许是个机会弘大速配,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事儿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变化。仁恒东郊花园一套 143 平方米的房子,今年 6 月以 6.8 万 / 平方米成交了,你要是去链家网上查,能看到具体信息。这个价格跟 2021 年那会儿比,跌了快 30%,甚至比 2018 年买入的价格还低了 5%。浦发罗兰翡丽也差不多,5 月一套 135 平方米的房子,单价 6.1 万 / 平方米,2022 年的时候这小区房价还是 8.9 万 / 平方米呢,跌了 31%。大名城紫金九号更明显,从 2023 年 10.8 万 / 平方米的高点,降到了现在的 7.5 万 / 平方米,这些数据在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官网都能查到。
有意思的是,虽然价格在降,但来看房的人却多了。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今年二季度唐镇这边看房的人同比涨了 42%,这种看的人多、买的价格却往下走的情况,和咱们平时对楼市的印象不太一样。
要说争议比较大的,就是学区房这事儿。以前大家觉得仁恒东郊花园贵,有一部分原因是旁边的福山正达学校。易居研究院的报告里说,2021 年的时候,这个小区因为学区加持,价格里有 25% 是学区带来的溢价,到了今年,这部分溢价降到 12% 了。这意味着要是 2021 年花 9.2 万 / 平方米买这套房,其中差不多 230 万是为了学位花的钱,现在这部分价值在缩水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,上海市教委去年公告说,唐镇周边新添了 3 所学校,都属于福山正达教育集团,老师共享率能到 80%。这就有点让人琢磨了,到底是学区本身不值钱了,还是大家慢慢明白,所谓的 “名校分校” 和总校其实不一样呢?
政策方面也挺有意思。今年 3 月上海出了 “稳楼市 15 条”弘大速配,其中一条是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从 5 年改成 2 年,就按唐镇这几个小区的成交价算,一套 1000 万的房子,能省差不多 56 万的税,这政策在上海市政府官网上能查到详细内容。
可就算这样,愿意贷款买房的人还是不多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数据显示,6 月上海个人住房贷款新增额比去年同期少了 12%,现在首套房贷款利率 3.25%,已经是很低的水平了,可大家好像还是不太愿意借钱买房。
而且今年上海新房供应比去年多了 15%,浦东新区的唐镇、周浦这些外环区域新楼盘不少,这些新盘一方面分流了买二手房的人,另一方面它们的价格还比周边二手房贵 10%,却卖得不错。这就让人有点想不通了,为啥有人宁愿多花点钱买新房,也不考虑降价的二手房呢?
地铁 21 号线今年 5 月 28 日通车了,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发过公告。通车前,唐镇东站周边的房子挂牌价都涨了 3%,可实际成交的时候,只有 3 套房子真的卖上了价,剩下 90% 的房子还是得降价才能卖出去。
乐有家研究院分析说,从唐镇东站到张江科学城,理论上 30 分钟能到,但早高峰要限流,实际得花 45 分钟。你看,交通方便是方便了,可高峰期的麻烦事儿也不少,那这地铁旁边的房子,还能因为地铁多卖多少钱呢?
唐镇旁边的张江科学城弘大速配,今年新来了 120 家企业,带来 3 万个工作岗位,这在张江管委会官网上能看到。按说有这么多人来工作,唐镇的房子应该更受欢迎才对。
但有个招聘平台做的调查显示,这些新来的人里,62% 选择在唐镇租房,只有 18% 打算在这儿买房,还有 20% 宁愿挤在张江的老房子里。中原地产的中介小张说:“300 万首付在唐镇能买个大三居,在张江只能买个老破小,可年轻人宁愿上班近点,住得小点。” 这就怪了,有工作岗位,大家却不太愿意在附近买房,那唐镇的房价靠什么撑着呢?
现在唐镇这三个小区的情况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上海楼市的不少矛盾。政策想稳住市场,可市场自己还在往下调;大家以前看重学区,现在更在乎房子本身好不好住;交通是方便了,可高峰期的问题又让人头疼。
对于已经买房的业主来说,可能会担心房价还会不会降。现在 6-7 万 / 平方米的价格,比 2019 年还是高 25%,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19 到 2024 年上海物价涨了 12%,这么算下来,房价可能还有 13% 的下降空间。
但对于想买房自己住的人来说,现在月供能比三年前少 4000 块,压力小了不少。那些房龄在 5 年以内,离地铁又近的房子,性价比其实还不错。
总的来说,唐镇这三个小区的房价变化告诉我们,房子去掉那些炒作的成分,比如学区、概念什么的,真正能决定它价值的,还是上班方便不方便、住得舒服不舒服,以及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想在这儿住。
你觉得现在的唐镇,是该赶紧卖掉房子,还是可以考虑买一套呢?欢迎大家一起聊聊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
申捷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